写作态度决定学术论文的成败
摘要:目前,学术界的论文剽窃事件不断被暴露在网络媒体上,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蒙上了可耻的面具。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由于学者们的写作态度不端正而导致的。“态度决定一切”,而写作态度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灵魂,它决定了一篇学术论文的成败。本文主要从学术界一些学者存在不端正的写作态度现象,并强调端正写作态度的重要性以及浅谈了如何端正写作态度的方法三方面来对学术论文写作态度进行深入论述分析。
关键词:写作态度 剽窃 实事求是
Attitude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writing academic papers
Rong Guanling
Law and politic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2010644116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paper plagiarism event has constantly been exposed to the network media, making part of the intellectuals is covered with shame mask.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is is all because of scholars writing's wrong attitude. "Attitude is everything", but writing attitude i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writing the soul, which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n academic paper. This article mainly tell us that some incorrect writing attitude phenomenon appear in scholars ,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writing correct attitude and discuss how to correct the method of writing attitude .writing attitude are deeply discoursed in this essay .
Key word: writing attitude; steal; 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一、学术界中写作态度存在的问题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古老的名言警句,曾经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拼搏奋斗的动力。但是,令人心酸的是,偏偏在一群如此有作为、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识分子阶层,由于他们学术论文的写作态度不端正,却出现了抄袭、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丑陋行为。岂不端正的写作态度的外化表现主要在于:
1.临时写作,拼凑而成
一篇论文,往往都是反映作者掌握知识程度和考核文化水平的一种模式。所以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硕士博士导师,他们要求其学生撰写学术性论文的理由也不过如此。但就目前的各高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受高中时期的写作习惯,他们对待老师布置下来的论文并不是抱着很认真严谨的态度着手课题研究写作,而是等待快要上交作业的前几天才开始临时去写。“临时抱佛脚”的心里一直都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因为网络带来的方便,他们一般都是上网快速搜索几篇与主题相关的论文、期刊,然后断章取义,断篇取段,从每篇著作、期刊上截取一小部分,拼凑够一定的篇幅,然后一篇论文就大功告成了。据我了解,我院一位学生在其中论文周里,仅仅用一天时间就可以将其四门专业课论文完成了。这种草草了事的写作态度,应付式的心态下完成的论文,毫无实际价值,只会给学术界增添加一堆无用的垃圾和带进一股浑浊的空气,同时对学者自身发展也是一无所获
。
2.抄袭与剽窃
抄袭,在我看来,是完全不假思索的大幅度地对他人的文章、论文的照抄照搬,只有在小学生、中学生身上才会发生的行为,然而,在这几年以来,这次居然频繁地出现在本科学历及其以上的身上,如此低级的行为发生在一群高文化水平的人群身上,真是一种耻辱,令人哭笑不得。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为各学者获取写作材料和参考文献提供了方便。但是一直用来形容小偷行为“剽窃”一词,在今天却用在了知识分子的层面。因为作者的写作态度不端正,为贪图方便和速度,居然毫无掩盖地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他人知识产权进行侵犯,知法犯法。2011年7月29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钱思进教授的博客上刊登了一篇叫“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其解释了2007年9月从四川大学毕业并保送北大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胡震的本科毕业论文剽窃他人成果,上交造价毕业论文。当然,胡震事件,这是众多知法犯法的学者之中的一个代表,写作态度极其不端正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也不敢斗量估算。抄袭与剽窃,其实都是这些学者及其不自信的表现,从而采取不端正的写作态度的结果。
3.目的在于名利而非学术本身
从因果论的观点上看,每一个行为的后面都藏着一个或明或暗的目的。就专业论文撰写者而言,其行为也是带有动机的。在当今这个“只存在永久的利益不存在永久的朋友”的竞争社会上,众多学者的写作态度渐渐与功名利禄挂上了钩,从而使众多学者的写作态度套上一个贬义词“不择手段”。名利的趋势,使不少知识分子迷失了方向。有不少文化素养高的大学教授,为了名利,不惜盗用其学生的学术论文来参加各种学术竞赛,造成师徒反目的尴尬场面,更严重的是连谋杀事件都有出现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上。写作态度,本身是学术至纯界的灵魂,而不是魔鬼。学术研究,就是用学术来造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而如今却被名利所歪曲,可谓是教育界的悲催。
二、 端正写作态度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可见态度的好坏与事情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术,作为一种有专门性、系统性的学问,固然要求学者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科学严谨,是写作态度的必然要求,对于想在学术界有所建树的学者而言,端正写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在于:
1.成果体现学者的个人文化和品德素质
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素养,其主要有文化素养、思想素养和心理素养构成。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养并不是直接可以看出来的,而是通过其他媒介,如精神载体和行为方式。态度,则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他体现的是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想法和信念以及所采取的行动。由此可见,写作态度,则是学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一切情感、想法、行为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获知,学者个人的文化、品德素质,是可以通过其写作过程中所持的写作态度来霸气积极端正的思想融入到论文当中,从其行文字段健的要严谨科学程度来体现作者个人的文化品的素质,而这一切都是学者在学术界有所建树的根基和闪光点。
2.写作态度体现在真个写作过程,是论文成败的关键
写作态度并不是写作过程中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灵魂。如果某一环节脱离了端正的写作态度,那么这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从写的流程上看来,对创新性课题的确定、搜索有权威性的参考文献资料、再到对课题的分析研究、撰写、参考文献的国标式写法、乃至论文答辩,都是离不开严谨科学的写作态度的,比如在对课题选择时,必然要在思想上提出并明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问题,并从该对象的某一创新点切入研究,不仅要考虑你专业性、创新性,还要考虑其可行性。如此端正的写作态度才能撰写出一篇好文章。当然,一篇作品没有漂亮的外表是无法在读者和评阅者的世界存活的。所以,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布置清楚美观,纸币行文大方,得体整洁,给读者一个非常完美的第一印象。如果说一篇论文是一个人,那么写作态度则是指导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端正的态度必然是决定成功的人生。
3.有利于增长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吴怀东教授对论文写作的目的的看法是:其目的主要体现在论文本身与写作训练两个方面。就写作训练而言,论文写作是对对大学生进行科研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全面考核大学生的知识素养、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手段。就论文自身而言,论文写作的最终目的大致可概括为掌握科研基本方法,考核专业知识和能力表达科研成果。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学者能认清写作的目的,一端正的写作态度投入到论文写作的深入研究中,把这种态度贯穿到每一环节,不仅使个人知识视野有所拓展,而且个人的各种能力都会有所锻炼和提高。
三、如何端正写作态度
在当今这个网络发达、资源共享的社会里,要端正个人的写作态度,其实最关键还是从个人出发,毕竟写作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端正自我的写作态度。
1.加强自律能力,重视他律作用
侥幸心理,是促使一部分学者歪曲其写作态度的主要原因。对于现代的大部分大学生而言,自创一篇3000字以上的论文是非常艰苦的。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并且自认为教师布置的论文作业只是形式上而已。因此,他们借助网络和自身有利资源,直接抄袭和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直接把别人的作品稍微修改一下作为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尝试没有被老师发现,他们变每次都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去造假。并且当在写作品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时,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勇气去面对和克服。所以,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必须加强自律能力,把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作为自己靴子的机会和过程,不断鼓励自我去克服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提高自信,敢于创新。同时,也要重视他律作用,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须认真审核学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并且运用高技术检测软件,尽力避免学生抄袭剽窃造假现象,从而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
2.实事求是,区分抄袭、引用与模仿
实事求是,是撰写论文是的基本要求,学术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完全的不假思索的大幅度地照抄照搬,是抄袭,是剽窃,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犯,而对于别人的观点的引用,最好是加上自己的评论,就是并不属于抄袭。引用必须要注明出处,要注明你这个文献是从哪里的到得,即文献的作者、名称、公开时间等,并要说明引用的文字从那一页开始来的,其便于别人去核查一下,你的资料是真还是假的,你的资料引用是否有误,这是最起码的道德水准和学术态度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自己的观点,借用文字的功能来表达出来。当然,好的论文还是要有一定技巧的,所以我们必须先从模仿他人的写作方法,技巧,而不是抄袭剽窃他人的主要观点。实事求是,才是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妙云.学术论文写作[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8-9.
[2]吴怀东.中文专业写作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17-20.
[3]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论文写作组[M].本书编写组.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27-45.
[4]法学本科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http//www.110.com.